馋嘴小子放言录
昨儿个有人过生日,贪喝了几碗二锅头,当时还不觉得什么,今天报应就来了:胸闷嘴苦,胃口一点皆无,愈发觉得这食堂的饭菜真个是吃不得,吃不得。偏偏相思病起,想起家中小吃,馋嘴小子不由食指大动,却想回家去也。
小时侯有一童谣,说的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丑婆娘:“巴了初一巴破五,巴了破五巴十五,巴了十五巴二月二,巴了二月二没处巴,才觍着个驴脸去纺花。”(巴,盼,有“眼巴巴”之意;破五,正月初五谓也;纺花,纺线。)乡下人,却也只能在逢年过节之时弄点新鲜的尝尝,自然比不上各地精美小吃,不过小子倒也馋涎欲滴,且画饼充饥,望梅止渴,纸上谈吃一番,以解相思之苦也。
首先想起的自然是过年,过年首先是饺子,饺子倒也无甚特别,特别的是有那么一年,大年初一头一顿,爸包的是甜饺子,以后也就再没吃过,也不敢再吃。其实最令我惦记的倒不是饺子,而是“枣山”。据说我们祖籍山东枣庄(枣庄战役。打他丫小日本的!),后来才到了河南。不过这大概是爷爷的爷爷那辈子的事了吧。也据说这枣山就是从枣庄给带来的规矩,不知是也不是,是否有人可以教我?所谓“枣山”,拿发面做成倒“山”字形状,中间饰以各式枣山花,如石榴、如意等等,最普通的便是六出雪花形状了——然后在“山”字上点出鱼鳞,以示“年年有余”之意。当然,既名“枣山”,自然少不了小红蜜枣,我所最爱,枣山花是也。
枣山是过年方有的,平时蒸馍,妈妈总忘不了给我蒸几个面做的雀儿,当然这是小时侯,现在却改为哄外甥女晴晴玩了。有一年姐姐过生日,姥姥却心血来潮,送了她好大一个面老虎,把我给羡慕的!于是缠着姥姥要,于是待我过生日时,那面老虎比姐姐的还大,哈哈哈哈……这面馍一道,如河南顾家馍者,也自有其奇妙之处。古时顾家一脉单传,盖其方秘也。单和面一道程序,即有许多讲法,小子外人,不得而知也。顾家馍质白而暄,且小者竟如樱桃而中规中矩,颇似今日儿童食品小馒头、小刀切。最奇者,能贮数月不坏,一经蒸馏,即如新鲜出炉一般,旧时实首选干粮也。陕西花馍,大小相配,色调浓艳,上插花鸟鱼虫各色饰件,竟仿佛纯以工艺品目之。艳则艳矣,却失却其真也。
春日一到,庭中香椿即萌新芽,嫩红暗绿,香飘四邻。掰下嫩芽,洗净入开水捞出,切作细丝,拌上细盐香油,无须其它,即美味一道也。大舅远迁新疆,凡四年始得一归,每回却必点香椿作菜。只是归来不是春日,赶不上新鲜的家生香椿了。
春日“野味”最多,荠菜、马齿苋、细面条、灰灰菜……幼时携一小铲,挎一小篮,约三五玩伴,其绝妙享受,城中难觅也。最爱槐花飘香时节,连空气都是甜滋滋的。采来拌面同蒸,或甜或咸,悉听尊便。此物已多年未见,今日想起,倒仿佛初恋情人一般,令我久久怀想。何日赋闲在家,定要拜饕餮为师,必大快朵颐而后快也。
五月当五(端午),一早醒来,妈已煮好鸡蛋一盆,唤姐弟二人挨家相送,最乐。粽子,出自江南,至河南走走形式而已。与之对应河南则有沙糖馅子,豌豆粉做就,色泽嫩黄,嵌以褐红小豆,绵沙甜嫩,一片入口,乐不思蜀也。端午却还有一物,曰艾叶煎饼。小茴香叶细,大茴香叶宽,均细细切来,同整片艾叶连面糊摊为薄薄一层。艾叶似菊,辟邪祛病,兼言“爱”意,却是疗小子嘴馋之妙方也。
五月当五,却已入夏,自然少不了瓜果之类。六月二十三另有一雅号“烂瓜会”:此时瓜果最多,无人购买即要烂掉,盖有此名也。小子家姊乃当日所生,每每上街,妈塞给她一张钞票:咄!丫头!自个儿买瓜去罢!归,却也忘不了给她老弟捎几个甜甜的苹果瓜。有姊如此,幸何如哉!
时下麦收方毕,馋嘴小子为二锅头所累,却愈发想喝家酒。新麦采下,剥成麦仁,蒸熟风凉,加水适量,化开酒曲,置于盆中,中间留一小洞,棉布包裹,任其自然发酵,不日即成。开“坛”则酒香扑鼻,舌之则香甜可口,洞中清清,酒也。麦仁冷水热水化开,即麦仁酒一碗。夏日炎炎,饮一碗清凉酒,爽哉爽也!
忽然又忆阿城之言:
“所以思乡这个东西,就是思饮食,思饮食的过程,思饮食的气氛。为什么会思这些?因为蛋白酶。
叶落归根,直奔想了半辈子的餐馆,路边摊,张口要的吃食让亲戚不以为然。终于是做好了,端上来了。颤巍巍伸筷子夹了,入口,‘味道不如当年的啦。’其实呢,是老了,味蕾退化了。”
其实,刚才所说的那么多小吃,倒也不是真正想吃,所思的,无非是那么一个气氛,那么一个过程,所念的,无非是一个字——家。如此而已。
其实,小子最喜喝粥,只要是家人所做。最忆乃一碗面条,手工擀制,仅葱花香油,别无它物,一样美味佳肴,盖家母亲手所做也。
只是,那些逝去的日子,是永远也回不来的了。
暖暖夏日,仿佛听得鸟叫,隐隐似言:不如归去,不如归去……
小子嘴馋,却想回家,必大快朵颐而后快也! ——2000年6月29日
|